close

PTT繼戰男女,戰正妹,戰同性戀,戰學校,戰南北後現在找到另一個戰文了.

印象中好像髮禁該不該廢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黑特版戰起來,但令我訝異的是網路上對髮禁的想法.

感覺上,PTT這種BBS常常被視為可代表大學生或是新一代社會人的主流價值觀,

會對反髮禁這麼的抗拒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

在眾多支持髮禁的文章裡,我覺得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字詞是--「搞怪」.

首先,在反對一件事情之前,我覺得應該要先了解那件事情,反對才站的住腳,才有立場.

一個從來沒有關心過棒球的人批評棒球是個爛遊戲,我覺得很白目.

一個不曾常是日本文化的人罵別人「哈日」,我覺得很奇怪.

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一個東西,只是從媒體片面的報導和自己的偏見來否定一件事,

我真的不懂要從何批評起.

媒體一向喜歡找聳動,具話題性的人物採訪.如果因為螢光幕上被訪問的學生,

而將整個陳情行動描述成一群白目國中生的腦殘行為,這樣的解讀是否太過偏頗?

我不喜歡PTT_Hate眾多板友在文章中表露對國中生,或高中生的不屑,鄙視.

「國中生就該好好念書不要搞怪」,「國中生就該有國中生的樣子」

對照起新228事件鄉民眾對媒體大加撻伐之聲,醞釀「學運」之姿,態度差異極大.

大學生要求媒體改革,可以義憤填膺,甚至出現「審判」這種字眼

國高中生要求廢髮禁,便是「搞怪」,是小孩子吵糖吃.

我希望我看到的那些文章只是戰文中的一小部分,是我以偏蓋全.

不然我對這種言論竟然出自於大學生之口感到汗顏.

對於這部分大學生來說,髮禁是一段過去.他們通過了社會上一段段考驗,成為了大學生.

我猜測他們的想法或許是:「老子當年都這麼走過來了,你們小鬼頭吵什麼?」

如果當初沒有當年大學生的街頭抗爭,或許我們的民主無法進步.

如果所有的學生都認同在Hate板出現過的論調,那社會進步的動力將不再出現.

加拿大的柯柏格12歲成立的解放兒童組織從十幾個小學生的發響,到今日百萬青年的參與.

10年後的今天,已發展成遍佈世界的組織:修建近375所學校,發放保健用品到40多個國家.

改變,不必等到他長大.

而對於某些大學生來說,國高中生不該為了自己的理念陳情,而只需要好好的唸書就好了.

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法:叫教育部規定全台各大學頭髮皆比照不染,不燙,男生不覆領,女生綁辮子.

真正肯用功的人不會因為廢髮禁而荒廢了課業整天在意造型;不想唸書的就算逼他剪個西瓜頭也沒用.

自己頭髮的長度為什麼不能夠自己決定?

反髮禁的人們,他們究竟在擔心髮禁廢了之後會造成怎樣的世界大亂?

是的,這些髮禁的問題或許值得討論,或許答案很多元.

但請不要用年紀,以老賣老的在聆聽他人的意見前,先因為他的年齡,身分做否定.

如果講來講去還是這種「身為..就該..」的論調的話,我只能回一句:

「拜託,都什麼年代了.」

教育該著重在於你頭皮下的東西,而非頭皮上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nn 的頭像
    ginn

    靖。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