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讀了<地底三萬呎>. 而對作者,朱少麟的認知僅有短短的幾行作者介紹
知道她寫過<傷心咖啡店之歌>,<燕子>如此而已.
雖然之前曾在書店隨手翻了翻<傷心>,但幸運的是我僅僅翻了第一章的十幾頁,沒對裡頭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於是當我閱讀<地底三萬呎>時沒有任何的包袱.
沒看過網路上的評論分析,沒看過推薦序或是作者的話這類的介紹,
所以沒有任何預期看到的內容和事先的假設,而只是單純的"想看一本小說".
就如同一張白紙,沒打上任何的底.

看完一遍<地底>之後,忍不住又再次翻起第一頁,忍不住重新閱讀其中的某些篇章.
隨性跳動著頁數,而故事卻如此連貫.
腦袋一下子塞滿了故事中的疑問,不解,困惑...
然後昨天偷閒上網翻了翻<地底>的blog討論串,看到不少網友們討論著這本小說的內容.
評論有褒有貶,不斷交換各種關於小說的想法.

有人覺得這本小說不連貫,前後矛盾,找不到中心思想,覺得比起<傷心>,<燕子>的朱少麟,退步了.
但我覺得慶幸的是,我在閱讀的本身中沒有這些困擾.
第一個,我沒有去期待一個"中心思想".我覺得閱讀本身就是閱讀.
如果能夠在故事中得到啟發,那會是很棒的一個經驗.可是並不是為了找到這本書的"思想"而去閱讀.
如果在第一次閱讀過程中拼命想尋找作者的暗喻,伏筆,留下的蛛絲馬跡,那怎麼去專注在故事的本身?
在閱讀中一再的思考,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感想,
而不是在閱讀中先分析每一個人物,事件所代表的意涵再去看待整個故事.

舉例來說,我會先看完<小紅帽>,然後可能得到一些想法: 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不要被愚弄.
這些想法是我所認為的,但不代表每個人讀完之後會得到同樣的心得.
單純享受一個有趣的故事也沒什麼不好的---作者自己本身可能也根本沒想那麼多.
但如果在閱讀中一直分析"大野狼在故事中象徵著父權主義的壓迫嗎?""小紅帽偏愛紅色有沒有什麼隱喻?"
這真的是太無聊了!!!就好像不好好享受一客牛排而拼命"分析":嗯,五分熟.

第二個,我沒有真正接觸過朱少麟的文字.(書店隨手翻翻的不算.)
所以我不會預期我將看到什麼樣的敘事手法,什麼樣的文字.
這點其實很取巧,畢竟曾經看過一個風格強烈的作家寫的小說之後便很難不會留下印象.
如果九把刀今天出了一本新書,我在無意識下大腦也會預期我等等會接觸到的是怎樣的文字.
其實這種先入為主往往也會阻礙我們.不習慣嘛.
如果今天周杰倫出了一張專輯走爵士風,我想不少他的歌迷會吐血,儘管那些音樂可能是不錯的好歌.

第三,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常常希望能得到解答,找到結局.事實上大概絕大多數的小說也會有一個不錯明確的結尾.
可能是悲劇,喜劇,但讀者總能預期"最後是怎樣?".對不起,<地底>沒給你這個.
就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說:蒐集了各種證物,細心推斷,
最後偵探往往能夠把全部嫌疑犯聚集在一起,然後在眾人面前說出"真相",指出兇手.
如果一直到最後一頁偵探還是抓不到兇手,可能又有一堆讀者要吐血了.我們預期真相會浮現.
但沒有找出真相難到就真的不好?相反的來說,我們可以找出不只一種的可能性,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兇手.
這豈不是更有意思? 那又何必要求故事有一個"The End"?
大部分的小說直線進行,儘管冒出許多支線,最後作者總會將所有伏筆收尾.
<地底>則像是個回文.一圈一圈環狀的,找不到起點和終點.但卻是個很美很美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了<拜金小姐>,陳珊妮與其他音樂人合作的一張實驗性專輯.
有些樂迷聽完了之後覺得無法接受,因為他們預期聽到的和他們所聽到的不同.
但是我覺得這張專輯超棒的.我沒有事先預期會出現怎樣的音樂.所以我只用我的耳朵來判斷我喜不喜歡.
有些人覺得這張專輯不夠"陳珊妮",因為她音樂的個人風格強烈.而<拜金>顛覆了樂迷們心中對她的印象.
然而如果把事先的印象拋開,可能會得到另一個不同的感受.

有時候我會覺得周杰倫就像是麥當勞.你可以預期他的音樂會有一些武俠風味的歌詞和中國風濃厚的配樂,
一些R&B抒情歌,和一些Hip-Hop,饒舌Rap以及充滿轉化譬喻倒裝句異國風的方文山式詞藻.
它的每一張專輯拿出來都算是風格特出而吸引人的流行專輯,但這種音樂自我複製了5年,包裝也越來越商業化,
不免讓人擔心:這些音樂很難再帶給人如<范特西>般的驚喜.

而我聽陳珊妮每次不同的專輯,總覺得她把音樂玩的很寬廣.
從清新到文藝到深沉.<拜金小姐>的合作也創造出不同的火花,我可以聆聽她每一次的改變.
聆聽她怎麼玩音樂.就如同哈利波特中你永遠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口味的零嘴豆子.

那麼,為什麼我覺得放空很重要?<地底三萬呎>,<拜金小姐>跟放空又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放空就像是把腦子裡面的調色盤洗乾淨,恢復成一片空白.這樣子才能調出我們想要在畫布上塗上的顏色.
如果今天腦袋裡裝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沒辦法放空,不管選了什麼顏色塗在調色盤上都是黑烏烏的一片.

放空對一本書先入為主的假設,預設立場,預期的內容,才能真正用心去體會這本書.才能澄明的思考.
放空對一首歌預期的型態,R&B或是Hip-Hop,或甚至預期他會有前奏及重複的副歌,才能真正去聆聽它的美妙.

一塊吸滿水的海綿是無法再去吸收的,為要把水分擰乾後才能再次去吸收別的水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