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的歌是Travis 收錄在 The Man Who 專輯裡的 Slideshow。

有些好聽的歌很奇妙,可以把你從煩悶的心思中拉出來,然後讓你專心的聽那一首歌......

最近幾天因為自己的事情、發生在周遭的事情,覺得這首歌很有感覺。

歌詞是這樣寫的:

 

'Cause there is no design for life

There's no devil's haircut in my mind

There is not a wonderwall to climb

To climb or step around

But there is a slide show and it's so slow

Flashing through my mind

 

因為想分享這首歌,所以就順手拿了手邊的素材隨便剪成一個偽MV。

(我最常作這種事情,哈哈。)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吹玻璃的人

—致物理系玻璃技師許玉釧先生

 

吹進石英砂

也吹進流轉的星月

你吹著一則蒼老的童話

一口氣,又一口氣

漸漸拉長冬日的影子

 

重複黃昏

重複炙熱的顏色  

你在長廊盡頭

打一個溫暖的結

就又是一首定默的詩

 

結以外是太易碎的故事

偶爾淡淡的提起

腳踏車輪,喀喳喀喳

都是終將冷卻的日子

 

時間是一層塵埃

你眼中的火光也與歷史無涉

旋轉不停的世界還在

旋轉

車繡了就靜靜發光

 

你留下滿城的晶瑩

悄悄記憶著你

每一間實驗室

每一個被打破的燒杯

或有不知那一響清脆

悄悄紀念著你

----------

許玉釧阿公,本來在新竹的玻璃工廠當學徒,後來被日籍技師看中,帶到臺大作技術員。從此,他在台大物理系度過了四十幾個年頭。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玻璃儀器並非全都一批批向國外廠商直接訂製就好了,許多研究用的需要特製的玻璃儀器,都出自許玉釧先生的一雙巧手。

他要研究如何在玻璃中嵌入鎢絲,控制不同膨脹係數的金屬與玻璃而不使其破裂、也自製了東南亞第一部雷射手術刀「慶齡一號」的雷射真空管。

全國各大學、研究單位紛紛找他吹玻璃:「你不吹,全台灣就沒人會吹了!」他成了大家口中的「國寶級玻璃技師」

曾經有玻璃儀器公司要以兩倍的薪水挖角他,卻被許技師拒絕了。「跟教授作研究比較有意思。」「習慣在台大了。」老技師只說了淡淡幾個字。

他也參與了當時台大在光復後重組亞洲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的工程。而當時的許雲基教授離開台大物理系後,

原有的實驗室被撤出,儀器四散,僅由許玉釧、林松雲、周木春等技師分別收藏在台大四處倉庫內,多年後才又因張幸真教授而有機會重見天日,

在原址重建該加速器,並設置物理文物廳與許玉釧技師吹製的玻璃、林松雲技師製作的二進位加法器等科學儀器的文物一同陳列。

更另外拍了數部紀錄片:「老技師的物理世界」、「衝破原子核」等,與物理文物廳一同標誌出當時臺灣大學重大的學術成就。

 

許玉釧、林松雲等技師為台大奉獻了半輩子,默默無聞的他們名字不見得會被紀錄在論文上、紀錄在系所門口的教授金字榜上。

但是絕大部分的科學成就少了這群技術人員,是沒辦法達到的。

現在也許台灣越來越少人在吹玻璃了,吹玻璃可能變成一項藝術而更甚於科學技藝。

許阿公去年也才因為吹製石英管受刺眼強光而動了白內障手術,我不知道校方是否重視這些事情:究竟我們這一所校園是如何看待辛勞的專業技師?

或者說,我們這個社會是如何看待這些真正的「達人」?不是那種浮誇而在電視上光鮮亮麗的「某某達人」

而是真正學習一門技藝、做到最好而無人能及,並將所學回饋社會的達人。

在台大物理舊館一進門左轉,有一間物理文物廳。走進文物廳第一個看到的會是一台腳踏車。

那是許玉釧阿公當年上台北剛進台大工作時,帶他的日籍技師送給他通勤的禮物。

車鏽了,但還是靜靜的發光。

所以我寫了這一首詩想要紀錄一下這個故事。不僅寫給許阿公,也想寫給更多我所不認識但默默奉獻的技術人員。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Dear,我一直想送一首歌給你。

但我翻遍我電腦裡的iTunes,那首歌還是一直沒出現。我又不是Rocker,不會自己寫歌。

我曾以為不管在哪個當下,都能找到一首歌很精準的去講一件事情,我錯了。

我現在知道,有時候就是沒有那一首歌可以用來標誌我們的生活。

 ...

真不敢相信我們那些有點戲謔的承諾居然已經離我們這麼遠了,

連同那些微分方程和電子學電路學一般一聲不響就走開了。

現在看起來那些故作認真的願望彷彿都是些略帶歉意的陪笑。

並非是要故作憂傷或堅強,僅是一些情緒不斷下墜,墜的好深。

(真想找你一起去流浪。像是My Little Airport唱的那一首歌...)

已經不太敢寫誠實的文字了。看起來太難懂,又會被錯認成悲傷抑鬱等等—

其實也不是那麼一回事,只是看起來像是那麼一回事。

人生際遇會築起隱形的牆,人與人成群結黨。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

(Dear,有時候我也害怕,也有時候我以為我會怕但其實我並不。)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而且珊妮也愛我>////<。

我要說的是,我的部落格被珊妮公主加持囉,請看右上角的那個蝴蝶結(?)!

能夠得到公主的加持真是太讓我開心了。

(雖然最近部落格都沒有特別再更新......)

希望有時間能夠把自己寫的東西好好的整理上來。   :)

最後還是要說請大家支持 珊妮 + Kimmy的雙陳記跟張懸的城市

我相信熱情與實踐可以改變世界。

-----

這整篇的語氣都比較像是BBS的口語,難道真的是用BBS介面用太久,文字的密度也不一樣了嘛?

網誌、BBS、twitter或噗浪,自己熟悉文字的密度隨著媒介轉變,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著你,也看著你所在的島嶼。

我也許從來就不在那裡面。我看見風吹亂你的衣領,
也聽見你的呼喊從風中傳來。但對於揮舞著旗幟的你,我也許什麼都沒法幫你。

我走不進去那裡。可能因為你的拒絕或是我的膽怯。
我只能站遠遠地,在這裡說一句「我在這裡。」

我在你觸及不到的,這裡。
你也在我觸及不到的彼岸。

但願你一切安好,但願我們各自的風暴都終將平息。
願我們是健康的—那意味著不論眼前的我們多麼衰敗虛弱,
這苦痛都終有消逝的一天。我們會又一次痊癒。

又一次痊癒,我們會的。

g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